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重温“3.18”讲话】推动基层教学组织积极转型 构建一体化思政课教师教学交往范式

日期:2024-03-12 点击数: 来源:

思政课改革创新,关键在教师。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首次明确指出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五年来,各地大中小学校纷纷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召开学术会议,组建相关研究中心。202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教学内容一体化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教师队伍一体化是关键。在2022针对近300思政课教师的调研发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之间存在的相互割裂、各自为阵的弊端,需要重塑其教学交往范式。

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交往整体呈现出交往主体“交而无往”、交往目的工具化、交往内容单一化、交往形式公式化等异化特征。(1)交往主体“交而无往”。教学交往的意愿强烈,但实际交流少。调查问卷发现,77.19%的大学思政课教师和50.83%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认为一体化建设非常有必要。但实际上与其他学段、其他学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交往频率较低,均未超过30%。(2)交往目的工具化。调研发现,老师们经常参加相关会议或活动,但大多表示“收获不大”,仅有不到16%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熟悉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3)交往内容单一化。过80%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更关心教学方式一体化,而超过80%的大学思政课教师更关心教学内容一体化。只有约四分之一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对共同开展科研工作的感兴趣。这说明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交往被局限于“知识世界”,个体间丰富的“生活世界”未被激活。(4)交往形式公式化。“培训”和“集体备课”成为一体化建设教师交往的主要形式,甚至有将近50%的大学思政课教师通过教辅导孩子这一非正式活动参与一体化建设。

出现交往异化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三对矛盾:其一,思政课教师角色和基层教学组织角色之间的矛盾基层组织主要以政策驱动,思政课教师主要以结果驱动。这对矛盾直接导致一体化过程中交往主体“交而无往”的工具化。第二,教师旺盛需求与组织支持不力之间的矛盾思政课教师在一体化过程中意愿强烈,普遍缺乏明确目标,目前多数基层教学组织在一体化建设中制度化进程较慢,这对矛盾直接导致交往目标工具化,也间接导致交往内容单一化、缺乏想象力。第三,组织管理缺乏创新与教师教学交往一体化效果不佳之间的矛盾基层教学组织承担了大部分的一体化任务,但是基层教学组织的制度资源、资金资源、文化资本均有限,激励教师参与一体化建设的难度较大,这对矛盾也直接导致交往形式的公式化

产生矛盾的本质是基层教学组织转型缓慢大中小学基层教学组织多数属于渐进性、适应性转型。其特征是小范围、小规模、渐进式,转型持续时间长。目标是解决小问题,以实现组织秩序的连续性,不以破坏组织为代价。渐进型组织容易实现组织结构、组织程序的变化,但是组织的战略和核心价值观改变的速度很慢。

为改变现状,五年来,中央和教育部加强顶层设计,专门设立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2020年12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后,基层教学组织转型有了新动能、新目标。2021年以后,“手拉手”集体备课拓展到中小学,成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牵引。2022年设立32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为契机,以加快基层教学组织转型为突破口构建一体化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交往范式。其一,借助“大思政课”理念加快基层教学组织机构的理念转型。基层教学组织理念转型现阶段最重要目标是:提炼真问题、讨论真知识、落实好措施。其二,以寻求价值链接点,拓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交往范畴每个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个人需求有差异,要在尊重教师差异化的基础之上,积极拓展交往范畴。作为大学教师,应该走出知识性教学内容的限制,围绕学生发展的丰富世界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展开交谈,增进对不同阶段学生个体的深入理解。作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可以加强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交流和体验。

总体而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后这五年,大中小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在理念目标、内容方法、整体环境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改观但与一体化的整体目标还存在差距,仍需继续努力。

(作者:李瑾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

上一篇:【重温“3.18”讲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下一篇:马院“青”声“习”语研究生宣讲团开展2024春季学期第一期打磨培训会

关闭

Baidu
sogou